前往江户的中途驿站
前往江户的中途驿站
英云庄的历史,可追溯至1654年。最初被称为“三田尻御茶屋”的英云庄,曾拥有特别的地位。德川幕府时代(1600-1868),为方便幕府将军进行监管,日本各地大名(古时封建领主)每隔一年便要前往首都江户居住一次。身为地方大名的毛利家自然也不例外。以萩城为据点的毛利家,会沿道前往50公里外的防府三田尻港,随后乘船至大阪,再经陆路前往江户。上京途中,各大名往往不便与庶民同宿,因此,三田尻御茶屋便应运而生,供前往首都的大名及家臣留宿之用。
历经数世纪,三田尻御茶屋的规模也曾发生过变化。17世纪,此建筑与地方行政事务所曾共用土地。然而后来毛利重就(1725-1789)决意隐居于此,便赶走地方行政组织,并大幅扩建居住部分。位于中央的建筑便是增建于江户时代,为1783年毛利重就移居时的产物。
1868年,幕府统治走向灭亡,封建制度告终,大名也无须再隔年上京。全日本的大名茶屋就此失去用途,大部分皆出售或拆除。而三田尻御茶屋则因毛利元昭(1865-1938)体弱多病的缘故,得以留存至今。防府气候温暖,保健效果较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元昭便暂居三田尻御茶屋,直至1916年才移至毛利家本邸。此后,三田尻御茶屋成为毛利家的第二宅邸,每逢有贵宾留宿本邸时,主人便于此处过夜。
整栋宅邸横跨三个世纪,汇集不同时代的日式建筑之美。其中,入口处的建筑建于大正时代(1912-1926),位于中央的建筑建于江户时代(1603-1868),最远处的建筑则建于明治时代(1868-1912)。
1939年,毛利家将三田尻邸作为社区活动中心赠与防府市。1941年,宅邸更名为“英云庄”。二战后,占领防府市的新西兰军队曾将其暂作舞厅之用。
Photo:Eiunso House
精彩装潢
御座间
这一系列的房间,是18世纪藩主重就用于接见的待客室。主人重就的座位在最远处,可同时欣赏遥相呼应的内庭与外庭景色。为尽量不影响观景视线,房内采用较细的梁柱。房间的细节之处也考虑到不同的社会阶层而设计。
例如,距大名最远的房间区域内,榻榻米的边缘为纯黑色,表示其使用者的地位最低。
反之,重要人物所通过的走廊铺有柔软温暖的榻榻米,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走廊则是冰凉的原木地板。
Photo:Goza no ma
融入茶道思想的设计
三田尻邸的茶室为“数寄屋造”(融入茶室风格的住宅样式)建筑。整体设计融入茶道的审美观,采用的建材大多天然质朴。比如,房间的“栏间”(分隔板)木纹各异;“长押”(横板)的外型也呈现出树木原有的柱状,而非方木;“缘侧”(外廊)的拉门则以单块原生杉木制成,并题有中国诗词。
二楼
来到二楼,不仅可将庭园景致尽收眼底,还能俯览细软的桧木树皮制成的屋顶。这种“桧皮葺”屋顶虽每30年需更换一次,但自然之感流露其中,细细观赏,回味无穷。
Photo:Garden seen from the second floor
随处可见的家纹
毛利家的家纹为“泽泻纹”(野慈姑纹样,用三片叶子代表箭头),在宅邸内随处可见。拉门、把手、钉隐(用以遮掩钉子的装饰物)上比比皆是,不妨试着找寻一二。至于毛利家选择“泽泻纹”当作家纹的原因,一是因为花朵形似锐利武器的尖端,二是由于野慈姑被视为“胜利之草”。
Photo:Mohri clan
英云庄庭园, 花月楼, 水琴窟
庭园风光,启蒙自中国美术
英云庄庭园造于18世纪80年代,与江户时代毛利重就(1725-1789)兴建的中央建筑诞生于同一时期。中心的水池以绝美景观而声名远播,其整体设计令人联想到中国画家们所青睐的常见题材——洞庭湖。庭园中的岩石皆取自山口县各地。特别值得欣赏玩味的是,位于岛边石灯笼旁的龟石,以及设置于水池彼岸的“手水钵”(贮水用的石钵)。
水琴窟(日本的水音乐)
宅邸中央的阳台畔有一趣物——造于18世纪80年代的“水琴窟”。若从“手水钵”(贮水用的石钵)中舀出一勺水,浇于黑石基座上,水即会自石头间渗出,化作水滴落下,响起悦耳回音。黑石下埋有一个倒放的壶型陶瓮(瓮底有洞),击水音效即是自此而来。当水滴落于下方积水中,声音于瓮身反射,越发清亮动听。
水琴窟意即“水琴之洞窟”。其音色类似日本拨弦乐器“古琴”,如风铃一般,令听者清新舒爽,心旷神怡。
Photo:Suikinkutsu
茶屋内之茶屋
庭园一角,“花月楼”茶屋静静伫立。其最早于1786年建在周防国分寺内,后于1888年拆除重建。“花月”即是18世纪的茶道礼仪形式,以五人为一组,在八畳(一畳约为1.62平方米)大的榻榻米房间内进行,“花月楼”由此得名。茶屋内设有大小各异的房间,最多可容纳30人,满足不同茶道形式的需求。
Photo:The Kagetsuro Teahouse
翻訳について
このサイトの解説文は観光庁の地域観光資源の多言語解説整備事業で作成しました。